• 首页
  • 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
  • 述职报告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对照检查
  • 策划方案
  • 教案设计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 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全文完整)
    • 发布时间:2023-07-08 16:10:10 | 来源:网友投稿
    • 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第1篇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供大家参考。

      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

      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其中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训练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
      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两个班级共有90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还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四、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3.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3篇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二年级5班的数学课。经过一学年的学习,我们班的学生对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相差也不是很大。但还是有7、8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比较吃力。绝大部分同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有的上课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纪律性不强。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完不成,以致学习成绩较差,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努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具体分析:

      在数的计算方面。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进度

      时间内容

      第1、2周长度单位

      第3周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4周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5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6周整理和复习、我长高了

      第7周角的初步认识

      第8周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9周5的乘法口诀

      第10周2、3、4的乘法口诀

      第11周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习

      第12周观察物体

      第13周7的乘法口诀

      第14周8的乘法口诀

      第15周9的乘法口诀

      第16周看一看、摆一摆

      第17周统计

      第18周数学广角

      第19周总复习

      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4篇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长度单位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角的初步认识4、表内乘法(一) 5、观察物体(一) 6、表内乘法(二) 量一量,比一比7、认识时间8、数学广角——搭配(一) 9、总复习。

      (二)、单元分析

      1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

      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3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4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5 、观察物体(一):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6 、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7 、认识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
      有12个数字;
      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
      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四、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
      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进度

      20xx-9-5

      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5篇

      一、小学第三册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1、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爱卫生、爱集体、爱家乡的教育。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环保意识。

      5、通过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

      6、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7、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8、对学生进行保护珍惜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9、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欣赏数学美。

      10、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育总体目标具体实施章节

      (一)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 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师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合作中探索。

      (二)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两位数加两位数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等良好品德的教育。

      2、两位数减两位数

      1、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豪感。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利用北京申奥的`体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用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用情景图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从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整理和复习 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在小组合作中总结计算的法则。

      5、我长高了 1、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锻炼并以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1、通过多种有趣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例子,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

      2、直角的初步认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

      组织学生猜测角的大小。

      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6篇

      一、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材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注重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过程性和开放性原则,关注儿童心理特点,让学生喜欢数学,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成为愉快生活。

      三、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六)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四、教学目的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相关热词搜索: 上册 二年级 工作计划 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 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推荐6篇)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 上一篇:幼儿园教务工作计划范本9篇(完整)
    • 下一篇:2023月工作计划范本总结集锦24篇(完整文档)
    • 推荐排行
    • 2023年度最新工会工作总结和计划(23篇)
    • 社区卫生健康工作计划(3篇)(全文)
    • 2023年度社区创建工作计划,文明单位
    • 2023医院财务部下半年工作计划五篇
    • 2023年度最新总经办下半年工作计划(
    • 感染科工作计划8篇(精选文档)
    • 2023年最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
    • 学校最新总务处工作计划篇13篇
    • 最新城管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
    • 2023年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8篇
    • 随即浏览
    • 参考设计师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多篇3篇
    • 加强党员纪律教育心得启迪(汇集...
    • 最新教师评优主要事迹材料范文多...
    • 语文教师的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3篇
    • 技术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锦集3篇
    • 幼儿园老师学期教育工作总结4篇
    • 干部调整任职的三分钟表态发言稿4篇
    • 优选审计工作总结范文三篇4篇
    • 意识形态主题教育问题清单大全(...
    •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汇总3篇
    • 2023年小学老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2023保洁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最新2篇
    • 民族团结的主题演讲稿三分钟经典4篇
    • 领导干部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3篇
    • 新学期升旗仪式下学生代表的演讲...
    • 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主持...
    • 领导班子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对照...
    • 打造高效课堂教师的演讲稿3篇
    • 《用微笑面对生活》经典发言稿3篇
    • 版权所有:浩典范文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浩典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浩典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渝ICP备18022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