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
  • 述职报告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对照检查
  • 策划方案
  • 教案设计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 >
    • 分数乘法教案苏教版(四篇)【精选推荐】
    • 发布时间:2023-06-12 11:00:08 | 来源:网友投稿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苏教版(四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分数乘法教案苏教版(四篇)【精选推荐】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分数乘法教案苏教版篇一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

      自主合作探究。

      多媒体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下面口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板书

      谁能编一道分数乘法算式(择几道板书黑板一侧)

      分数乘法有很多,今天先研究其中一种:分数乘整数。

      看了今天的课题,可能有同学马上想知道分数乘法怎么算呢?其实,每一个新知识的产生都与原有的旧知密切相关,对于分数乘整数来说,当然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来讨论!

      1.理解意义。

      出示例题1:做一朵绸花用 米绸带。

      (1)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米)

      (2)小华做7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 + + + =(米)

      (3)学校庆国庆活动一共要做15朵这样的绸花,你能用加法计算出几分之几米绸带?

      + + + + + + + + + + + + + + =?

      这么多米加起来,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导入:如果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你特别需要知道什么?

      板书:
      ×3= 7×= ×15=

      谁能说说 ×3表示什么意思?7×呢?

      前面大家所说的(黑板一侧板书的)乘法算式,谁能说说他们的意思?对比一下,你们觉得是分数加法简便,还是分数乘法简便?

      2.探究算法。

      现在我们来看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我们先来研究×3, ×3=怎么算呢?请大家尝试解决。指名板演典型算法。

      ×3= =

      ×3=++=

      ……

      交流:第二种按照加法计算,不简便,重点体会第二种和加法有着联系:×3=+ + = = = (教师板书),符合加法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也是简便的。同时借助直观图观察验证。

      练习:×7,与原来加法结果比较,完全正确。

      谁能试着总结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所得积做分子。

      继续研究:×30

      提示:这道题与前面几题相比可能有些新情况,你看出来了嘛?先试试看,再同桌交流。

      指名板演新情况:都有相同点?(约分),不同是什么?(主要是约分的区别)

      讨论:约分的先后序。(先乘后约,还是先约后乘),体会到先约后乘的简便。

      练习:先判断可不可以约分?怎样约分?

      总结注意事项: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填一填:练习第一、二题。

      算一算:完成3第三、七题。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练习八第2题、第4题。

      分数乘法教案苏教版篇二

      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
      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

      1.说图意填空。(投影)

      问:谁是单位1?

      2.说图意回答问题。(投影)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准备题:

      (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

      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

      少。)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1.学习例4。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2)分析数量关系。(同桌互相说。)

      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2500-1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用去多少吨,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吨。

      师追问:求用去多少吨你是怎么想的?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欲求剩下多少吨,就要先求

      (3)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用去了多少吨,再用总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得到的就是剩下多少吨。

      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剩下的占总吨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剩下的是多少吨。

      (4)练习做一做(1):

      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做完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投影订正。)

      2.学习例5。

      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1)读题找出条件、问题。

      (2)师生合作画出线段图,并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说画图过程)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列式解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小组讨论如何解答,并考虑可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列式)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要想求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就得先求出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鱼多少吨。

      师再追问:怎样求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的吨数?

      捕的吨数。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怎么想的?

      生:把五月份的吨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六月份捕的相当于五月份捕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出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师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解法都利用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区别:解题思路不同。)

      (4)练习做一做(2)。

      答。

      1.补充问题并列式解答。(复合投影片)

      _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包?列式是

      [ ]

      [ ]

      a.乙队修了多少米?

      b.乙队比甲队多修多少米?

      c.甲队比乙队多修多少米?

      d.乙队比甲队少修多少米?

      (3)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

      已知一袋大米重40千克。

      今天我们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复杂在哪?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复杂在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没有直接给出,解题关键必须先把这个条件求出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在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本节课教学,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因此首先设计三道复习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辅垫。尤其从准备题过渡到例4,给学生搭了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桥梁,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使学生悟出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规律。

      (2)老师围绕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并充分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数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并通过两次对两种不同的解法对比及课后小结,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3)因为学生有了学习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讨论、分析、试做,做完后让学生自己说解题思路。学生充分参与了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分数乘法教案苏教版篇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学会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

      1.掌握两步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画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分析两次单位“1”的不同之处.

      (一)指出下面分率句中的单位“1” .

      1.乙是甲的

      2.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

      3.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4.乙的 相当于甲

      5.1个篮球的价钱是一个排球价钱的 倍

      (二)口头分析并列式解答

      1.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华储蓄了多少元?

      2.小华储蓄了15元,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三)引新:刚才复习的两个题,同学们完成的很好,现在将这两个小题,组成一道题,你还会解答吗?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

      (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

      (一)出示组编的例题

      例2.小亮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思考讨论

      (1)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2)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 ,又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2.汇报思路讲方法

      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看作单位“1”,可以求出小华储蓄的钱:
      .根据“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看作单位“1”,再标出小新的储蓄钱:
      .

      由此基础上试列综合算式:

      (二)巩固练习

      小华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华的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 ,小明有多少张邮票?

      1.分析数量关系,独立画图并列式解答.

      2.学生板演.

      (张)

      (张)

      答:小明有40张.

      3.综合算式

      用连乘解答的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思路是什么?”

      1.认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2.确定单位“1”找准数量关系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3.列式解答

      板书: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

      画图来分析,列式不用急.

      (一)联想练习根据下面的每句话,你能想到什么?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 .(如,梨是单位“1”;
      苹果少,梨多;
      苹果比梨少 等)

      2.修了全长的

      3.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

      (二)先口头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鹅的孵化期是30天,鸭的孵化期是鹅的 ,鸡的孵化期是鸭的 ,鸡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2.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的 ,小亮跳的是小强的 倍,小亮跳了多少下?

      (三)提高题.

      六年级有三个班参加植树,___________,二班植树棵数是一班的 ,三班植树棵数是二班的 倍,___________?

      (一)六年级同学收集了180个易拉罐,其中 是一班收集的, 是二班收集的.两班各收集多少个?

      (二)长跑锻炼,小雄跑了3千米,小雄跑的 等于小刚跑的,小勇跑的是小雄的 .小刚和小勇各跑多少千米?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的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钱?

      教案点评: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分数乘法应用题,小学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是我们课堂的叫目标之一。

      这节课是分数应用题的第二节。学生已具备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单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个条件,并增加了一个数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难为易,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已知条件,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障碍。教师再配以线段图加深强化学生理解题意,以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飞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变换条件,有助于学生灵活分析,防止定势。

      分数乘法教案苏教版篇四

      教学第83页的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第1—4题。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一、复习导入。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1)比较复习题与例2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2)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的含义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是哪个量?

      (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独立完成在书上,评讲。

      (4)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45-45

      说说45的含义,独立解答。

      (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45(1-)

      说说(1-)的含义,独立解答。

      (6):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2、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3、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式解答。

      独立解答,说说解题思路。

      4、做练习十六的第3题。

      先说说题中两个分数的含义,再列式解答。

      四、全课,揭示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

      五、课堂作业

      6、做练习十六的第2、4题。

    • 相关热词搜索: 乘法 教案 分数 分数乘法教案苏教版(四篇) 2023年分数乘法教案苏教版(四篇) 苏教版分数乘法教案设计
    • 上一篇:2023年最新小班摇啊摇教案活动反思(12篇)
    • 下一篇:最新幼儿园小班户外游戏教案,小小班户外游戏教案(6篇)(精选文档)
    • 推荐排行
    • 2023年语文试卷讲评教案一等奖(七篇)
    • 小班语言娃娃开门教案3篇
    • 医疗党课教案5篇
    • 2023学校防疫安全教育教案【10篇】
    • 2023年度中小学校防溺水教育教案【1
    • 2023幼儿防灾减灾安全教案8篇
    • 2023年度小学爱眼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8篇【优秀范文】
    • 2023年度暑假假期安全教育教案五篇
    • 幼儿安全教育班会主题教案7篇(精选
    • 随即浏览
    • 参考设计师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多篇3篇
    • 加强党员纪律教育心得启迪(汇集...
    • 最新教师评优主要事迹材料范文多...
    • 语文教师的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3篇
    • 技术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锦集3篇
    • 幼儿园老师学期教育工作总结4篇
    • 干部调整任职的三分钟表态发言稿4篇
    • 优选审计工作总结范文三篇4篇
    • 意识形态主题教育问题清单大全(...
    •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汇总3篇
    • 2023年小学老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2023保洁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最新2篇
    • 民族团结的主题演讲稿三分钟经典4篇
    • 领导干部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3篇
    • 新学期升旗仪式下学生代表的演讲...
    • 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主持...
    • 领导班子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对照...
    • 打造高效课堂教师的演讲稿3篇
    • 《用微笑面对生活》经典发言稿3篇
    • 版权所有:浩典范文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浩典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浩典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渝ICP备18022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