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
  • 述职报告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对照检查
  • 策划方案
  • 教案设计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 >
    • 最新《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7篇)(2023年)
    • 发布时间:2023-06-14 12:35:02 | 来源:网友投稿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7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最新《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7篇)(2023年)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3、唤醒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理解、表达能力。

      1、课题中励志是什么意思呢?(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2、在课文中徐悲鸿先生到底励的什么志,我想还是要在读课文中寻找答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1、交流。(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齐读这句话。徐悲鸿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请同学们读课文1-2自然段,细细地去体会。

      (1)学生回答徐悲鸿是在外国学生的嫉妒和讥讽下说这话的。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2)教师叙述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和看不起的社会现实。再读外国留学生的话。

      3、必须什么意思?(一定要这么做)徐悲鸿一定要做什么?(学生再读这句话,回答一定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指谁?教师追问。当学生回答出他们指外国留学生时,教师继续提问真正的中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真正的中国人指有骨气的中国人;
      真正的中国人指勤奋刻苦的中国人学生对自己的理解,实现着多元解读。)

      3、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可以找一找、划一划,同位之间进行合作讨论。

      预设:(1)、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时,教师提问学生,以前的徐悲鸿学画时刻苦努力,而今天的徐悲鸿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完成自己的志向。)

      学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当学生回答出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时,教师提问学生徐悲鸿为什么要这样潜心临摹?又一次回到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语句上,体会出徐悲鸿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再次齐读这句话,感受徐悲鸿为中国人争气而刻苦努力的精神。

      徐悲鸿每逢节假日在巴黎博物馆潜心学画只是他刻苦学画的一个例子。徐悲鸿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每天坚持学画10个小时以上,常常忘了休息,就连动物园的老虎也常常会成为他的写生对象。(出示《骏马图》,这只仰蹄奋起的骏马,不就是徐悲鸿的最好写照吗?学生读四、五节去体会徐悲鸿的刻苦学画精神。)

      (3)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徐悲鸿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徐悲鸿生活的清苦。接下来提问学生是什么支撑徐悲鸿宁愿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再一次回到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上,一起大声读这句话,深化理解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学生读有感情读第六节,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小阁楼、一杯水、两片面包,体会文章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衬托徐悲鸿奋发努力的精神。

      4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的画展轰动了整个世界,他用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齐读第七节。

      5、学生读此时留学生的表现,提问,为什么留学生的态度与刚开始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

      读留学生的话,在通过对震惊、鞠了一躬、有眼不识泰山朗读品味中,感受到那个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重新认识以及他的忏悔。)。

      6、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已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他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外国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民族,小视我们中国人。我们再读课文,记住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1、引导学生抓外国留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很不礼貌鞠了一躬

      是什么让这位外国留学生前后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的精神)

      2这位外国留学生由因偏见很不礼貌出言不逊,到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了一躬。他对徐悲鸿表示深深的敬佩!

      此时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哪?

      (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为了表现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徐悲鸿的表现,承上启下,转承自然,还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了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进行前后对比,反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自己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同学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悲鸿的成功得益于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我想更得益于他的励志。只有励志了,我们的人生才有目标,生活才有奔头,学习和生活起来才充满活力和力量,会让我们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励志的经历。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哪?又应该向徐悲鸿学习什么哪?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篇二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3、情感态度态度价观: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

      指导个别字的写法。

      2、看了课题,你脑中有何问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

      (2)形近字辨析,组词。

      (3)生字描红。

      2、检查读书情况。

      (1)、自由读书,做到正确、流利、初带感情。(教育学生把书读熟、读透)适当讲解煮书的古训。

      (2)、同位检查读书情况。

      3、分段。

      按老师给出的提示为文章分段。

      第一段(13)励志学画的原因。

      第二段(46)励志学画的经过。

      第三段(78)励志学画的结果。

      三、交流预习所得,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交流收获。(识记的字词、自己的理解、收集的资料——————)

      2、质疑并小组间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时故意将励写成厉)理解这是严厉的厉、厉害的厉,这里应该是鼓励的励、激励的励。(随手用彩色粉笔在厉后的空白处加上了一个力)

      2、理解励志

      上节课有同学说励志就是立志(下边板书)那么我们把励志改为立志行不行?这个问题不先回答,等这节课快结束时再告诉老师好吗?

      二、问题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问题:为什么励志、怎么励志、结果怎样?

      2、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出相关的内容。(提示:浏览就是快速的看)

      3、黑板出示:徐悲鸿的志向: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齐读)

      4、质疑:为什么徐悲鸿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默读一下文章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引导学生理解:用因为——————所以———————说:因为徐悲鸿刻苦努力,得到老师的看重,所以受到外国学生的嫉妒,受到了侮辱。(让学生理解徐悲鸿当时刻苦努力)

      2、学法指导:

      (1)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很不礼貌下加了着重号,说说你为什么加?

      a、强调:外国人不礼貌除了嫉妒徐悲鸿的才能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极端贫穷落后,中国人在国际上没有地位,让人看不起。关于当时的历史老师让同学们课下收集了。

      b、你能把很不礼貌读出来吗?

      c、你读的仅是不礼貌,还不是很不礼貌。同位间讨论一下,想想当时

      外国学生是怎么想的,什么表情,什么语气,一会找个同学表演一下。

      (2)、引导:那个外国学生仅仅针对的是徐悲鸿一个人说的吗?

      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拿笔画出重点的词句来。

      2、交流

      (1)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a、怎样理解更

      b、他具体又是如何做的呢?作者写了几个方面?

      (2)学习:勤奋

      a、抓住:每逢——————就——————、一画就是一整天、很大提高等理解。

      b、是呀,一画一整天,真像一匹不疲倦的骏马。每逢节假日别人玩去了,可他却画个不停,你能想象他平时是如何学习的吗?

      (3)生活:清苦

      a、理解清苦十分清苦是穷得不能再穷了,苦得不能再苦了。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

      b、抓住:只、小阁楼、经常、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等理解。

      c、他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引导省钱买绘画用品,也是为了学习)

      d、老师查阅了一些资料。1921年,法国国家美术展开幕——————(教参115页)

      3、以读代讲。

      (1)同学们请端起书,(饱含深情地)徐悲鸿为了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读—————

      (2)板书:震惊。怎样理解它?(体会外国学生的前后态度)刚才是哪位同学表演的外国学生?现在在请你表演一下,现在应如何读这位外国学生的话?

      (3)同学们,从徐悲鸿的身上你看出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了吗?

      (4)谁能看着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5)自由阅读,重温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四、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课题的励志能改成立志吗?(因为徐悲鸿到法国留学,拜达仰为师,已经立志成为一个画家了,不是因为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之后才立志学画的。励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层,含有下定决心的意思。徐悲鸿原来就很刻苦;
      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后,为了给中国人争气,他更加奋发努力了。)

      2、理解励志(黑板):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3、总结: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呢?当然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激励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可见,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所以,题目中只能用励志而不应该用立志。

      4、同学们,学到这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五、结束新课。

      齐读名言:

      1、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篇三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在法国留学时受到外国学生嘲笑后励志学画、为国争光的故事,赞扬了他励志学画,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

      认知目标:理解本课的重点句子,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

      理解能力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及做法。

      2、理解“有志者事竟成”、“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体会徐悲鸿励志成才的做法。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树立立志爱国,矢志报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有志者事竟成”、“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体会徐悲鸿励志成才的做法。

      教学难点: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体会徐悲鸿是怎样为民族争气争光的。

      教学方法:引读法、读中悟,小组合作交流

      1、课文介绍了徐悲鸿的什么事?

      2、找出课文中能说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语句。

      1、出示课文片段,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1)徐悲鸿初到巴黎时遇到了什么事?当时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激怒”、“偏见”是什么意思?

      2、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思考:“真正的中国人”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理解。

      3、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徐悲鸿说他要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又是如何来做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想一想:中心句是什么?

      2、交流。

      3、比较句子。

      (1) 徐悲鸿每天坚持画马。

      (2) 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想一想:两个句子哪一个写的好些?为什么?

      4、播放徐悲鸿学习作画的图片。

      5、交流:说一说你对“功夫不有心人”的理解。

      6、指导朗读课文。

      徐悲鸿以自己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作画,作品轰动了巴黎画界,是欧洲人为之震惊,实现了他要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愿望,连那位嘲笑他的那位外国人为之折服,让我们听一听外国人对他的评价吧!

      1、 齐读课文 想一想:

      “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

      那位外国人为什么会向徐悲鸿鞠躬?

      2、“震惊”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课文。

      想一想:外国人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说一说:此刻你的想法。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法国留学是因为——而被人瞧不起,最后在徐悲鸿的顽强努力下,是那位外国人认输的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徐悲鸿的伟大的爱国精神。

      1、 用上下列词语,试着复述课文。

      嫉妒 礼貌 激怒 励志 疲倦

      陈列 临摹 优异 承认 震惊

      2、 以“徐悲鸿爷爷,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自己学习课文的感想。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篇四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学画时,立志为中国人争气而勤奋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为国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课文紧扣题目,叙事清楚明白。首先全文围绕课题,围绕中心,逐层写来,井然有序。其次过渡自然,衔接紧凑。再次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词,理解生字词及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立志刻苦学习,长大为祖国争光。

      通过朗读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人民争气争光,发愤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

      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挂图,相关课外资料

      三课时

      1. 初步了解课文,通过观察徐悲鸿的《奔马图》,自己学懂有关内容读懂故事中的人物。

      2.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立志刻苦学习,长大为祖国争光。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徐悲鸿的画,让学生了解他的成就。

      2.说说你对徐悲鸿有那些了解?

      简介徐悲鸿

      3.板书课题,并解题。

      (励,激励;
      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2.相机出示重点、难读词语,强调教学。

      成绩 优异 鞠躬 疲倦 激怒 勇往直前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逐段练读,把句子读通顺。然后四人小组集体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

      4.引导学生逐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强调:

      看重的重读zhong,重新的重读chong,冲着的冲读chong。

      句子: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5.互相交流理解词语的情况。

      提示:你学会了那些词?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会的?(联系上下文、)还有那些词不懂?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

      ⑴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

      ⑵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

      ⑶结果怎样?

      2.练习分段。

      根据问题讨论分段。

      3.小结

      第一段:(13)写徐悲鸿立志成材,为中国人争气。

      第二段:(46)写徐悲鸿励志勤学苦练。

      第三段:(78)写徐悲鸿以优异成绩轰动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

      四、总结课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多音字组词

      重 冲

      3. 在括号里划去不恰当的字。

      再接再(厉 励)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篇五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
      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品读感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1、观察图上的骏马,说说有何感受,引出“徐悲鸿”。

      2、简介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为近代乡村画家,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家。10多岁到上海,后勤工俭学赴法国学画,师从达仰。经过勤奋刻苦的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成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

      3、导入:你想知道徐悲鸿年轻时学画的故事吗?想知道他为什么会画得这么好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徐悲鸿奋发努力学习绘画的刘课文。

      板书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

      4、指导读准“励”字,了解“励志”的意思:奋发志气,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①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

      ②区分下列字音:

      前鼻音:不知疲倦犯错误

      后鼻音:徐悲鸿鞠躬

      ③读谁下列多音字:

      冲着向前冲看重重新

      2、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

      ①朗读下列词语:

      成绩 改变 错误 不知疲倦

      优异 激怒 清苦 勇往直前

      ②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帮助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

      3、三读课文,读通句子。

      ①指导读好下列长句,读出停顿:

      年轻的画题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

      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②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租、绩、误:左窄右宽。

      1、见习字册。

      2、选择下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看重重新冲着

      师:课文题目是------(生:《徐悲鸿励志学画》,)谁来说说你对“励志”的理解?

      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他为什么要立这样的志?他有没有实现自己的志愿?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迷团。

      (一)、学习“受辱立志”:

      大家喜欢听音乐吗?音乐总有引子、高潮和尾声,文章与音乐是相通的,这篇课文的引子是什么?(生答:受辱立志)

      2、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你在这部分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找句)

      3、交流:

      生:我知道了徐悲鸿年轻时很了不起,法国著名绘画大师达仰很看重他。

      生:我读懂了徐悲鸿立的志是: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我读懂了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是因为一个外国学生嘲笑说中国人成不了才。

      4、谁来读外国学生的话?(生读,评价,要读出嘲讽的语气)

      理解: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生:到最好的环境中去学画也不能成才。

      生:学到死也没有用。……

      5、这个外国学生太目中无人了!徐悲鸿受到这样的侮辱,他是怎么想的?

      (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读书要读出人物的内心感受,请你读好这句话。(板书:用“心”读好这句话。)

      指生读,读出坚定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谈谈你对“真正的中国人”的理解。

      生:就是有骨气的人。就是不怕困难的人。是有志气、有恒心的中国人。……

      (二)、学习“勤学苦练”:

      1、徐悲鸿立志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学习这首乐曲的“高潮”部分。

      自读第二部分,把文中写徐悲鸿怎么做的这些有力的音符找出来。

      2交流:

      a、生答: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师:以前的他努力吗?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出示《骏马图》)请你想象一下他是如何的日夜奔驰,勇往直前的?是因为他知道-----(“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齐读这句话。)

      b、生答: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什么叫“潜心临摹”?临摹什么?一整天是什么概念?徐悲鸿为什么要这么勤奋学画?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齐读这句话。)

      c、生答: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师:你们的学习用品是哪里来的?徐悲鸿有没有这样的条件?但为了学好画,他什么都能省,什么都能将就。生活是如此的------(清苦)。他这样做,仍然是为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用“心”读好这句话。)

      3、大家齐读这一部分。读后想想这一部分三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总分)

      其实前一个自然段还是承上启下段,承接上文立下宏志。

      (三)、学习“轰动世界”:

      1、徐悲鸿的努力有没有白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他的画展轰动了世界,他真的用事实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人。

      2、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

      生:只要下了功夫,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

      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生:你下了苦功,黄天不负有心人,你肯定会成功的。……

      3、师:是啊,徐悲鸿获得了成功,曾经嘲笑侮辱过他的那个外国学生呢?

      (出示: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说说你对“有眼不识泰山”的理解。(学生交流)

      指生读,读出愧疚的心理。

      (与开始时外国学生说的话进行对比)

      师:是什么让这个外国学生有如此大的改变?

      (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奋刻苦的精神,是徐悲鸿由此而取得的成绩。)

      4、师:这样的“尾声”你满意吗?

      徐悲鸿的成功是因为他有有一个坚定的学画信念,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他为我们祖国争了光!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如此,只有树立目标,下定决心,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才能面对挑战,才会获得成功。看着徐悲鸿的《骏马图》,我们仿佛看到了徐悲鸿先生意气风发的雄姿,你此时,有什么想要向他诉说的吗?

      (先在本子上试写,再全班同学交流。)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篇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两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理解。

      (励,激励;
      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 、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练习复述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篇七

      ⑴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⑵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⑶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学法启发引导,讨论交流。

      ⒈由图导入,出示徐悲鸿《奔马图》通过提问,简介徐悲鸿。

      ⒉板书课题,理解。

      ⑴齐读,“励志”是什么意思?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⑵读题目质疑。

      ⒈自读课文。

      ⑴认读生字表中的字,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⑵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顺句子。

      ⒉试读课文

      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最后再自由读。

      ⑴正音:提醒学生读准“励”边音;
      “怒”鼻音;
      “租”平舌音。

      ⑵词语释义:互相交流,已通过什么方法了解了那些词义,还有那些词语不理解?

      ⒊学写生字

      ⑴出示生字词,齐读再次正因。

      ⑵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写字。

      ⑶学生描红。

      ⒈自由读、思考:

      ⑴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⑵讨论归纳分为三部分。

      ⒉练习分段

      ⒊指名安分好段落朗读课文。

      ⒈指读生字词。

      ⒉辨析多音字。

      ⒈读题引入,齐读课题。徐悲鸿立下了什么志向?小声读1-3自然段。

      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体会徐悲鸿说这句话时的想法及心情,讨论为什么这么激动?

      ⒉指读外国学生的话。

      ⑴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

      ⑵那一句话最使我们气愤?

      讨论: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读除外国学生的傲慢,欺人的语气,体会此时徐悲鸿的心情。

      ⒊齐读第3自然段,了解此时徐悲鸿的想法,再指读已出示的“必须用……”这段话,体会此时徐悲鸿内心世界。

      ⒋自由读第4自然段,学习这一过渡段的写法。讨论:

      ⑴比较句子,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与文中冤句比较体会,体会原句的生动。

      ⑵指导朗读,强调“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几个词语。

      ⒌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解释。

      讨论:徐悲鸿花了多少工夫?默读5、6自然段,自由勾画讨论。

      抓住“每逢”“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只用、省下”等词句,通过读、评、议悟出“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真正含义。

      ⒍三年过去了,结果怎样了呢?

      讨论归纳出:a成绩优异,引起轰动。b外国学生震惊,佩服。

      ⒎重点分析第8自然段。

      ⑴指读外国学生说的话,与第一次语言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说话的内容、神态、语气等分析,读中感悟引起变化的原因。

      ⑵徐悲鸿此时内心的想法呢?再次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中国人”这句话。

      ⒏总结全文

    • 相关热词搜索: 徐悲鸿 励志 教案 最新《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7篇) 最新《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及反思(7篇)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第二课时
    • 上一篇:最新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小鸟》,小小鸟幼儿园语言教案(4篇)(范文推荐)
    • 下一篇:最新一年级语文秋天教案上册(13篇)【优秀范文】
    • 推荐排行
    • 2023年语文试卷讲评教案一等奖(七篇)
    • 小班语言娃娃开门教案3篇
    • 医疗党课教案5篇
    • 2023学校防疫安全教育教案【10篇】
    • 2023年度中小学校防溺水教育教案【1
    • 2023幼儿防灾减灾安全教案8篇
    • 2023年度小学爱眼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8篇【优秀范文】
    • 2023年度暑假假期安全教育教案五篇
    • 幼儿安全教育班会主题教案7篇(精选
    • 随即浏览
    • 参考设计师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多篇3篇
    • 加强党员纪律教育心得启迪(汇集...
    • 最新教师评优主要事迹材料范文多...
    • 语文教师的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3篇
    • 技术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锦集3篇
    • 幼儿园老师学期教育工作总结4篇
    • 干部调整任职的三分钟表态发言稿4篇
    • 优选审计工作总结范文三篇4篇
    • 意识形态主题教育问题清单大全(...
    •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汇总3篇
    • 2023年小学老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2023保洁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最新2篇
    • 民族团结的主题演讲稿三分钟经典4篇
    • 领导干部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3篇
    • 新学期升旗仪式下学生代表的演讲...
    • 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主持...
    • 领导班子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对照...
    • 打造高效课堂教师的演讲稿3篇
    • 《用微笑面对生活》经典发言稿3篇
    • 版权所有:浩典范文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浩典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浩典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渝ICP备18022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