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
  • 述职报告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对照检查
  • 策划方案
  • 教案设计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 >
    • 2023年鸟天堂教案及反思(3篇)(范文推荐)
    • 发布时间:2023-06-15 11:50:05 | 来源:网友投稿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鸟天堂教案及反思(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鸟天堂教案及反思(3篇)(范文推荐)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鸟的天堂教案及反思篇一

      1、收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或词组12个和3句优美

      句。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梢 暇 恋”新词“留恋 不禁 展示 颤动 南国 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

      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

      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

      含义。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

      色?

      (三)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颤”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

      ②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

      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

      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

      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

      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
      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

      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

      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 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

      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第一段。

      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

      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

      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

      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

      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

      葱葱??)

      (2)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______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描写“美”的语句: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

      鸟的天堂教案及反思篇二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态度 方法与习惯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4.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6.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3.网络课件的制作:网页文件格式、上传至局域网服务器或internet网站、包含bbs论坛(供学习共同体间交流或师生间指导答疑)、作必要的信息代理(本地资源索引和初步的internet泛在资源代理)。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评注

      激情

      设疑

      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描述“鸟的天堂”那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和众鸟活动的奇妙景象。

      2.组织全班交流,拟订主要问题

      (1)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2)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4)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5)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6)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7)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大家主要想通过网络搜集哪些方面信息呢?

      (1).因以前曾作过一些网络阅读的简单尝试,学生们对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捷特点已有初步体验。在学文后提出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时,学生们纷纷建议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帮助学生归纳出主要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展开网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组织

      指导

      1. 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1).明确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活动目标搜集资料,将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初步地整理加工。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鸟的天堂”的解说词。

      (2).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

      (3).明确网络阅读的具体目标,是排除无关干扰、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关键。

      (4).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信息的评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本课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组织的:(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分工协作。(二)组织组际合作,利用bbs讨论区和作品展示区,在小组间创设一个研讨交流的和谐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自主

      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1).利用局域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

      (2).进入bbs,释疑,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

      (3).在bbs中组织和指导各学习共同体内部及组际间的分工协作。对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各小组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

      1.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欲特别强烈,主体潜能得到较充分地发挥。

      2.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阅读的交互性,各学习个体可自主选择不同的探究途径,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这也是网络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的动力之一。

      3.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 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4.从网络阅读的流程看,网络阅读能力可分为迅速检索信息、准确筛选信息、批判性评价信息、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等诸能力要素,其中准确筛选及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是小学生们所最缺乏的,教师应着重指导。

      总结

      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给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其得到自主探究活动的价值体验,是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利用网络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们对网络阅读中积累的经验相互交流,对存在问题的自我反思,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

      ※(该教学设计获江苏省“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说课评比活动”三等奖、扬州市二等奖)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部对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规划的核心之一就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课程的整合”,而“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则是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层面。网络已悄然走近我们的课堂。在我们对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作出一些尝试的时候,我们也一直不断地在思考:网络究竟能给目前的教学带来什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而尽可能地避其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建构更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型?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别该怎样定位……在进行《鸟的天堂》这一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构思和实践中,我们也同样反复地作着这样的思考。

      1、本课的教学内容

      在今年新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鸟的天堂》一课中,安排了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在布置本次活动时,学生们对模仿导游写解说词很感兴趣,也急于想搞清一些问题,例如: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具体有多大?有多少年历史了?上面都有些什么鸟?解说词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可对于活动中要求的“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学生们感到很困难:翻遍学校的图书室也不一定能找全这些资料,其实就是教师也不一定能全了解这些信息。因为有不少学生以前曾尝试过利用因特网查找资料,当时就有学生建议:能否组织我们上网收集资料?于是,我们就设计了这样一节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课。

      2、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刚颁布的九年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新提出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且把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并列,其目的是加强语文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把本课定位为一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辅导课”。

      如果作为一次简单的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学习活动,其目标应是很简单的: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有关“鸟的天堂”的信息,拓展知识面,并尝试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但是,作为一节有组织的网络环境下的拓展阅读与应用文写作辅导课,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则必须是多层面考虑的:在拓展知识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在网络阅读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的兴趣?如何组织学习共同体及他们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明白在网络环境下合作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怎样合理调控学生网络学习中的行为以更利于他们养成良好而积极的网络学习习惯?归结下来,就是如何落实“信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和”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这样的最终目标。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确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b、情感与态度

      1.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2.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c、方法与习惯

      1.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3、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按照上面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

      如何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定位为: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鸟的天堂教案及反思篇三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鸟的天堂》这篇文章语言朴实而优美,层次清晰,感情强烈。我抓住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而有感而发的不同感慨反常规组织教学。朗读、思考、想象、感悟形成教学主线,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中轻松的穿插介绍了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直接抒发感情与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相结合等表达方法。迁移教育,由“鸟的天堂”自然地引出人间天堂,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真正地做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1、了解大榕树的特点。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3、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激发情感

      1、同学们,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通,有感的读出作者的心声。

      3、“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的感慨导入新课,并通过有感情地品读作者的心声,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拉近了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

      二、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指名读5-9自然段,思考这棵有什么特点?

      2、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棵大榕树的特点的?把你感触最深的句段多读两遍,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3、交流:

      (1)预设学生可能会首先读第7自然段,并会强调“大”字。

      师:你强调了“大”字,想用朗读突出榕树的特点大,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认为应该强调“一”,谁能帮老师说说理由。

      是啊,这句话是承接前面的争论而来的,让我们先去看看他们是怎么争论的,谁能读一读5、6自然段。

      从他们的争论能看出榕树的特点吗?这两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呢?指导朗读。

      (2)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榕树,让我们如此的争论,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第7自然段,指名

      说一说。

      “不可计数”什么意思?

      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大榕树的大(独木成林)。

      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引导看第二幅插图。谁能用朗读来展示大榕树的“大”。

      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她是那样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齐读)

      (3)学生引出第8自然段,闭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颤动”什么意思?换成“抖动”行吗?想像“颤动”和“抖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理解颤动表现了新的生命虽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

      师:多么旺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回读)

      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

      (4)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来这棵南国的树上安居乐业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的影儿。“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

      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设计意图:语文是基础工具性学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朗读、思考、想象、感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做到了扎扎实实学语文。)

      三、品读想像,渗透写法

      1、闭目听老师读11-13自然段,想像。

      2、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3、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

      4、谁能用朗读表现鸟儿的多和自由快乐?

      5、“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你可以、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6、“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设计意图:语言文字的感悟中轻松自然地渗透表达方法的学习,学生既学文又学作文,发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

      四、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默读第14自然段,谁能火眼精睛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前面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没有?(设计意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本环节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质疑能力。)

      五、深化中心,迁移教育

      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

      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大自然的恩赐。)

      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设计意图:“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精心一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巧妙地引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深化了中心。真正做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六、拓展延伸、激情写作

      作业: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设计意图:以自己是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导游词,激起了学生的自豪感,这样的作业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习作热情。)

      七、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树:大、茂盛、勃勃生机——美丽的南国的树(傍晚)[静]

      鸟:多、自由、快乐——的确是(早晨)[动]画眉鸟(点面结合)

    •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反思 天堂 鸟天堂教案及反思(3篇) 2023年鸟的天堂教案及反思(三篇) 2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
    • 上一篇:最新一年级语文秋天教案上册(13篇)【优秀范文】
    • 下一篇:2023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案(6篇)(全文)
    • 推荐排行
    • 2023年语文试卷讲评教案一等奖(七篇)
    • 小班语言娃娃开门教案3篇
    • 医疗党课教案5篇
    • 2023学校防疫安全教育教案【10篇】
    • 2023年度中小学校防溺水教育教案【1
    • 2023幼儿防灾减灾安全教案8篇
    • 2023年度小学爱眼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8篇【优秀范文】
    • 2023年度暑假假期安全教育教案五篇
    • 幼儿安全教育班会主题教案7篇(精选
    • 随即浏览
    • 参考设计师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多篇3篇
    • 加强党员纪律教育心得启迪(汇集...
    • 最新教师评优主要事迹材料范文多...
    • 语文教师的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3篇
    • 技术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锦集3篇
    • 幼儿园老师学期教育工作总结4篇
    • 干部调整任职的三分钟表态发言稿4篇
    • 优选审计工作总结范文三篇4篇
    • 意识形态主题教育问题清单大全(...
    •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汇总3篇
    • 2023年小学老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2023保洁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最新2篇
    • 民族团结的主题演讲稿三分钟经典4篇
    • 领导干部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3篇
    • 新学期升旗仪式下学生代表的演讲...
    • 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主持...
    • 领导班子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对照...
    • 打造高效课堂教师的演讲稿3篇
    • 《用微笑面对生活》经典发言稿3篇
    • 版权所有:浩典范文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浩典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浩典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渝ICP备18022864号-1